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官方网站

河南交通广播 FM104.1 河南音乐广播 FM88.1 河南农村广播FM107.4

全国服务热线 1589009335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58900933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国咨询热线:

15890093358

公司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18号

服药之前看剂型,随意掰开要摒弃!药师敲响安全警钟

来源:河南交通广播 时间:2025-07-28 浏览:

作为一名药师,我在日常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场景之一,就是患者或家属拿着一粒药片询问:“这药片太大了,我能掰开吃吗?”或者“这胶囊太苦了,我能把粉倒出来混在饭里吃吗?”每当这时,我的心都会揪一下。“服药之前看剂型,随意掰开要摒弃!” 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关系到用药安全、有效甚至生命健康的重要法则。今天,就让我为您彻底揭开药物剂型的神秘面纱,告诉您为什么“掰药”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一、 剂型不是“包装”,而是精密设计的“定时定位系统”

很多患者误以为药片或胶囊只是一个简单的“容器”,里面装着有效成分,怎么吃进去都一样。这是极其错误且危险的观念!

现代药物剂型设计是一门高度精密的科学。科学家们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稳定性)、治疗需求(如起效快慢、作用时间长短、作用部位)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如是否容易吞咽、口味),将药物原料(原料药)与各种特殊辅料结合,通过特定工艺制成不同剂型。其核心目的不仅是把药送进嘴里,更要确保药物:

在正确的地方释放: 是胃里?肠里?还是直接入血?

在正确的时间释放: 是立刻起效?还是缓慢持续作用几个小时甚至一天?

以正确的速度释放: 是爆发式释放?还是匀速释放?

避开不良影响: 避免被胃酸破坏?减少对胃的刺激?掩盖不良味道?

随意掰开、碾碎或打开胶囊,就等于粗暴地破坏了这套精密的“定时定位系统”!

二、 哪些剂型绝对不能“动刀”?掰开的危害触目惊心!

1. 缓释片/控释片:

识别特征: 药名中常带有“缓释”、“控释”、“长效”等字样。药片可能做得比较大。

工作原理: 通过特殊包衣、骨架结构或微丸技术,让药物在体内缓慢、匀速地释放出来,维持长时间(如12小时、24小时)的有效血药浓度。目的是减少服药次数(一天1-2次),平稳控制病情,减少血药浓度忽高忽低带来的副作用。

掰开的灾难性后果:

“药物海啸”: 破坏结构后,药物会在短时间内全部快速释放!导致体内药物浓度瞬间飙升,引发严重甚至致命的过量中毒反应。例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掰开吃可能导致血压骤降的情况。

“续航中断”: 快速释放后,后续药物不足,无法维持长时间有效浓度,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疾病控制失败。比如降压药失效导致血压反弹飙升。

副作用加剧:原本缓释设计就是为了减少高峰浓度带来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心动过速),掰开后这些副作用会显著增加。

2. 肠溶片/肠溶胶囊:

识别特征:药名中常带有“肠溶”字样。药片通常有特殊包衣,光滑且颜色可能不同。

工作原理: 药片/胶囊外包裹一层耐胃酸、在肠道碱性环境中才溶解的包衣。

保护药物:防止胃酸破坏(如奥美拉唑、胰酶)。

保护胃: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红霉素肠溶片)。

定位释放:让药物在肠道特定部位吸收或起效。

掰开的灾难性后果:

“裸药”伤胃: 包衣破坏后,药物直接暴露在胃酸和胃黏膜下。胃刺激性药物(如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会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痛、溃疡。掩盖苦味的肠溶胶囊(如某些益生菌)打开后,味道令人作呕,难以服用。

“夭折”失效: 胃酸敏感药物(如奥美拉唑、某些抗生素)在胃里就被破坏,完全失效,治疗失败。

3. 装有微丸/小颗粒的胶囊:

识别特征: 打开胶囊,里面是许多小药丸或颗粒(如一些缓释胶囊、肠溶胶囊、复合维生素胶囊)。

工作原理: 每个小药丸/颗粒可能都有独立的包衣(缓释层、肠溶层)或含有不同成分。胶囊壳只是把它们装在一起方便服用。

掰开的灾难性后果:

破坏微结构: 将微丸碾碎或打开胶囊直接服用粉末,等同于破坏了缓释或肠溶结构,后果同上述缓释片和肠溶片。

剂量不均: 如果只倒出部分粉末服用,剂量会严重不准确。

刺激性强: 粉末直接接触口腔、咽喉、食道黏膜,可能引起灼伤、溃疡。

三、 哪些情况可以“掰”?但也要讲规矩!

1. 普通片剂 (素片):

识别特征: 药名无特殊标识(如缓释、肠溶等),成分单一。

“掰”的规矩:

看刻痕: 药片中间是否有清晰、贯穿的刻痕(分界线)?这是厂家设计允许掰开的标志!沿着刻痕掰开才能保证剂量相对准确。

无刻痕,不能掰! 没有刻痕的药片,强行掰开会导致药片粉碎、剂量严重不均(一半大一半小),影响疗效。

咨询药师: 即使有刻痕,也建议首次掰药前咨询药师确认。

2. 刻痕清晰的分散片、咀嚼片:

分散片:可加水分散成均匀混悬液后服用,通常允许按刻痕掰开。

咀嚼片:需嚼碎后吞服,通常允许按刻痕掰开成更小份咀嚼。

重要原则:即使允许掰开,也建议:

洗净擦干双手。

使用干净的工具(如专门的切药器),避免污染和剂量不准。

现掰现吃,避免掰开后药片受潮、氧化或污染。

掰开后药片边缘可能尖锐,吞咽时小心划伤口腔食道(尤其老人小孩)。

亲爱的朋友们,每一粒药片、每一颗胶囊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和药学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它们精密的“外衣”和“内在结构”,是确保药物安全有效抵达战场的“护身符”和“导航仪”。“服药之前看剂型,随意掰开要摒弃!”请务必养成服药前仔细查看药名、剂型标识(缓释?肠溶?)、有无刻痕,并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任何关于“能不能掰开/打开/碾碎”的疑问,第一时间咨询您的医生或药师! 不要用自己的健康去赌一个“想当然”的操作。安全用药,从尊重每一粒药的“个性”开始!

作者: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 司维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
HEALTHY HENAN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栏目名称
《健康河南》栏目
播出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FM107.4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8:00

分享健康知识
共担健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