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季节,儿科门诊便会迎来一波腹泻高峰,其中不少宝宝的病因指向了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名字——轮状病毒。这种看似微小的病毒,却能让原本活泼的宝宝在短时间内变得萎靡不振,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危机。那么,轮状病毒究竟有多“凶”?家长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轮状病毒的“杀伤力”:从腹泻到全身危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在秋冬季节格外活跃,因此也被称为“秋季腹泻”的罪魁祸首。它的“杀伤力”首先体现在对肠道的直接破坏上。病毒进入宝宝体内后,会迅速侵袭小肠黏膜,导致肠黏膜细胞受损、脱落,使肠道的吸收功能大大下降。这时候,宝宝肠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无法被正常吸收,就会出现频繁的腹泻。
感染轮状病毒的宝宝,每天腹泻次数可达数次甚至十几次,大便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这种剧烈的腹泻如果不及时控制,很容易导致宝宝脱水。脱水可不是小问题,轻度脱水时宝宝会出现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精神稍差等症状;中度脱水则会有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哭时少泪等表现;而重度脱水可能引发休克、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危及宝宝的生命。
除了腹泻和脱水,轮状病毒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全身症状。宝宝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可低,持续时间也长短不一。同时,不少宝宝会伴有呕吐症状,呕吐往往较为剧烈,甚至吃什么吐什么,这不仅会加重脱水,还会让宝宝难以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更让人担忧的是,轮状病毒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病毒可能侵犯肠道外的器官,引起心肌炎、脑膜炎等。虽然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对宝宝的健康危害极大。此外,长期的腹泻和呕吐会使宝宝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轮状病毒的“狡猾”之处:传播方式多样且传染性强
轮状病毒的“凶”还体现在它的传播方式上,它非常“狡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而且传染性极强。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宝宝的手接触到被轮状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衣物等,然后又把手放进嘴里,就很容易感染病毒。此外,病毒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感染轮状病毒的宝宝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进入空气中,其他宝宝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
轮状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能力也很强。它可以在干燥的物体表面存活数天甚至数周,在低温环境下更是能存活更长时间。这就意味着,即使在看似干净的环境中,也可能存在轮状病毒的踪迹,给宝宝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而且,轮状病毒的传染性在发病初期最强。宝宝在出现症状前1-2天就已经具有传染性,症状消失后的数天内仍然可能传播病毒。这使得病毒很容易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场所蔓延,造成群体性感染。
哪些宝宝更容易“中招”?
虽然轮状病毒对各个年龄段的宝宝都有威胁,但相对来说,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更容易“中招”。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轮状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同时,他们开始添加辅食,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增多,感染病毒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另外,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的宝宝,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恢复也更慢。
科学应对轮状病毒:预防是关键,治疗要及时
面对“凶狠”的轮状病毒,家长们不必过于恐慌,只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就能有效降低宝宝感染的风险,并在宝宝感染后及时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疫苗可以刺激宝宝体内产生抗体,降低感染的概率,即使感染,症状也会相对较轻。家长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带宝宝接种疫苗。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家长要勤给宝宝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同时,要定期对宝宝的玩具、餐具、衣物等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
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在轮状病毒高发季节。如果家里有人感染了轮状病毒,要及时隔离,避免与宝宝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
治疗方法
如果宝宝不幸感染了轮状病毒,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的关键是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通常采用口服补液盐的方法来补充宝宝体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宝宝脱水严重,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在饮食方面,要继续给宝宝喂食,以保证营养摄入。可以给宝宝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给宝宝吃油腻、生冷、刺激性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使用止泻药。止泻药可能会抑制肠道蠕动,使病毒和毒素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加重病情。
总结
状病毒确实 “凶”,它不仅能在短短数小时内让宝宝出现剧烈的腹泻、频繁呕吐、高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但只要家长们充分了解它的传播特性,提前接种疫苗、做好日常卫生防护,在宝宝不幸感染后及时就医,遵循医嘱采取科学的补液、饮食调整等治疗措施,就能有效保护宝宝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宝宝平安度过秋冬腹泻高发期。
作者:新宁县妇幼保健院 黄作华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