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安全且广泛应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通过利用高频声波穿透人体组织并反射回来的原理,形成影像来观察体内各脏器的结构和形态,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然而,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患者在接受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并且应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
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1. 检查前准备:
空腹检查:对于腹部和某些消化系统相关检查,如肝、胆、胰、脾等,通常要求患者在检查前812小时禁食,以减少胃肠道气体和食物残渣对超声波穿透的影响。
充盈膀胱:某些检查如膀胱、前列腺、妇科早期妊娠等,需要患者在检查前12小时内饮水约5001000毫升,以适度充盈膀胱,便于清晰显示相关结构。
饮食调整:检查前一天晚上饮食需清淡、易消化,避免摄入豆制品、奶制品等易导致肠管胀气的食物。
2. 着装与个人物品:
选择易于穿脱、宽松舒适的衣物,以便于快速准确地暴露检查部位。腹部、盆腔等检查可能需要脱去上衣及裤子,因此建议穿着分体式服装。
3. 特殊检查准备:
对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特殊检查,需要将探头通过食管,患者通常需在检查前数小时禁食,并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或局部麻醉。
4. 检查过程中配合:
某些检查如心脏超声或胸腹部超声可能需要患者在特定阶段屏住呼吸,以减少因呼吸运动导致的图像模糊。
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可能需要患者转头、吞咽;腹部超声可能需要患者按照医生指示进行深呼吸、鼓肚子或改变体位。
5. 检查后注意事项:
检查结束后,用提供的纸巾初步清理皮肤上的耦合剂,回家后彻底洗澡以清除残留物。
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恢复饮食,如检查后禁食时间较长,建议首餐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
超声检查的常见误区
1. 超声能检查所有脏器并查出脏器的功能异常:
超声主要适合检查一些实质性的内脏器官,如肝、胆、胰、脾、肾等,以及心脏、血管、肌肉、关节等。但它在骨骼、肺、肠道等方面没有明显优势。超声主要是检查脏器有无结构上的异常,如囊肿、肿瘤、结石等,不能直接检测出功能性的问题,尤其是早期功能异常者。
2. 彩超的图像一定是彩色的:
彩超的全称是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成像,它只有在开启彩色多普勒功能时才会显示出心血管结构内的彩色血流信息。普通超声成像以黑白灰阶图像的形式显示组织脏器,而彩超只是在提取了人体组织血管内血液流动的信息后,以不同的色彩显示血流的流动方向和流动状态等。
3. 检查时涂在身上的耦合剂可能有毒或导致过敏:
超声检查时在皮肤上涂抹的一层胶状物称为医用超声耦合剂,是一种新一代水性高分子凝胶组成的医用产品,具有无致敏性、无毒性、无致癌性。耦合剂的作用是消除皮肤表面纹理间隙的空气,从而获得更真实更清晰的图像,并通过其润滑作用利于探头在体表滑动。
4. 超声检查有辐射:
超声属于声波,不存在射线、光波和电磁波等方面的辐射。因此,超声检查是安全的,不会产生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也从未有过超声引起胎儿畸形的报道。
5. 超声检查结果是仪器自动给出的:
超声的每一幅图像,都是靠超声医生亲自探查并采集的。医生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必须手脑并用,边检查,边询问病史,边思考,边分析,边鉴别。
6. 超声检查速度很慢:
每位患者检查的部位不同、项目不同,所需时间也不一样。遇上疑难的、复杂的病例,还需要反复扫查,甚至会诊,因此检查的速度不可能很快。
通过了解并遵循上述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同时避免常见的误区,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检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经济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将继续在医疗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秦皇岛市海港医院超声诊断科 安明华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